宋史研究资讯6月30日
感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宋燕鹏编审提供宝贵信息
·前言·
本书的主要内容,多半围绕着两宋“帝国”(帝制国家[1])与“地方社会”这一论题展开,旁及其他一些议题,看似杂乱无章,实则尚可归纳出一定之规。我努力将这些论题纳诸“两宋帝国”和“地方社会”这两个关键词之下,尝试着做出自己的解释。我们既有印象中的“两宋帝国”,是近代以来中外学人不断共同“建构”的结果,而非全然历史文献呈现的所有,更非历史实有的“宋朝”。“她”是否应有全然一新的“面貌”,搁置(至少部分)既往历史理解的经典模式,还有待于学者们的共同努力。“地方社会”的范围更显广泛,但我并没有将学术视野局限于此。读书日多,对于“两宋帝国”的认知也日益丰富,举凡“帝国”范畴内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军事,尤其是意识形态,无不令我迷恋而沉醉其中。但,受教于先师漆侠先生的“光学历史,学不好历史;光学宋史,学不好宋史”,我在坚守宋史研究的同时,也用心阅读了秦汉晋唐乃至明清和近代史领域内的大量研究成果,尤其对几位研究晋唐史的前辈仰慕之至。那一巨细无遗、密不透风,前后左右无不关照的研究文本,那种将每一反证都要斟酌再三的探考理路,令我向往。
最近几年来,对欧阳脩与宋朝政治领域问题的阅读和思考,促使自己更多认定:宋史研究应取法乎汉唐史研究反复斟酌文献的方法,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angmianzhena.com/lmztx/9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