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嘉”亦回“家”
时针与分针又回到新一日的起点,离“嘉”又多了一日,但归“家”又近了一日。
刚刚好的时日,刚刚好与小城相遇的一年又一年,一切都是刚刚好的安排。
从春写到了夏,又快写到了秋。几个季节的交替着。这是二零二一年的夏。热,炎热,是天气,也是我内心的一份炽热。
独自在外求学,短暂几年离开我熟悉而又温馨的小城,我格外想念她。从前这般时光并非如此。一路走来,我是世纪之交扎堆生的千禧人之一,再这一晃也已与人世间相遇了二十余载,青春正当时。
孩提时光到今时此刻,唯一不变的是我一直热爱这不太大却四通八达的小城,但这份爱随着年岁开始变得更丰富、更饱满、更热烈。无形之中,我与小城间存在了某种牵绊。
我爱我的小城,这是种油然而生、难以表述的感觉。不仅因为小城随处散落着我童年的记忆,也因小城承载的故事让我愈发觉得她有趣而富有情调。我愿亲昵地称她为小城,就像是老舍先生爱他的北平一般。小城有个好听的名字——禾城,初次听闻谁都忍不住在心头多默念上几次,宛若是面前一位亭亭玉立的江南女子从烟雨朦胧的青石板路上走来。
我爱我的小城,爱她的丰厚底蕴,她教会我为人处世。这是一座极具典雅江南气息的城市,柔情似水的她时刻传递出一份独属于江南的韵味。我从出生到后来的长成都在小小的禾城,这亦是个用水做的小地方。揉碎在了水里的记忆是禾城的乌镇,禾城的西塘,禾城的月河。白墙黛瓦上留存在着岁月的痕迹,镌刻着水乡的温情。沉醉禾城的美,静享一方的宁静——是安逸和干净的生活,是慢步调的生活。大运河流经着滋养的这片土地上,涌现出历代文人墨客,我爱丰子恺笔下的缘缘堂,也爱新月派饱含深情的诗人徐志摩,更是愿再去品读朱生豪翻译的莎翁著作......“谦逊、温婉、内敛”是这座城市教会给我的道理:为人谦逊,方可获得尊重;举止温婉,方可彰显涵养;性情内敛,方可成就大业。
一座城,一些人,一段记忆,都是城市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离嘉越远、越久,但这些从骨子里折射出来的,全然已融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永远都不会丢失。
我爱我的小城,爱她的日新月异,她教会我与时俱进。城市的变化总是在不经意间,每每在新闻报刊中看到“三十年城市变迁对比”的标语,我们会感叹时间的流逝,寂寥的光阴之中岁月总在催人老去。从前人们习惯订阅纸质报刊和家门口的每日鲜奶,而如今却习惯手机浏览和网上下单;从前城市的中心在中山路与禾兴路,沿街有许多商铺和大厦,而如今城市的快速发展,它们在一次次翻修,不断更迭着人们的记忆。当“轰——”的一声爆破了中山影院后,多少人留下了泪水,说这终结了一整个青春的回忆,但却殊不知这也又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二十载的相遇,有幸见证了她的点滴变化,近几年的发展势头更是猛烈。西南湖畔架起的空中廊桥,如“卧虹”般绚烂夺目,又给人以“气贯长虹”之感,从内心往外涌;森林中的火车站上了热搜,成为了“打卡”新去处,完美融合现代科技,但又是回望百年的最好礼物;路上有轨电车的使用便利了人们的出行,减少通勤时间;南湖畔的新商业圈给这别有滋味的红色圣地增加了一番“南湖天地”;子城遗址文化公园和天主教堂的修复开放,揭开了神秘的面纱,旧颜换新貌;城市圈的辐散,扩大了与周边城市的交流和共同发展。
不论我走到哪,我也不会忘记革新是这一生都不该停歇的事。因为,与时俱进,正是我们站在时代的前沿,继往开来。
我爱我的小城,爱她的砥砺前行,她教会我责任担当。回退到百年之前的时光,正是年,小城发生了一件历史性事件。那年,嘉兴南湖上的一艘画舫上迎来了一群特殊人物,他们在船舱里继续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代表们从这里把革命的火种带向全国各地,中国的历史从此翻开全新的篇章。百年南湖,水波荡漾,红船静卧碧波之上,平静而美好,一个大党和一条小船的故事,就这样无数次地被人讲述着,无数的人前来瞻仰。我能骄傲地向所有人介绍,我来自浙江嘉兴,来自这片红船起航的沃土上!禾城的安静祥和,红船所昭示的精神,激励着我不断前行。转眼的百年后,我再次凝望着眼前的红船,感慨万分,跨越百年的时空,回首过往,那些交付给岁月的记忆全然融于心中。
峥嵘岁月百年史,不忘初心砥砺行,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很远,脚步不歇,前行不止!
“回嘉!回家!”
是我内心深处的呼唤。
“回嘉亦回家”
是我内心永恒不变的坚守。
与小城相遇的二十余载时光里,我感到温暖、知足。小城永远是我最爱的地方。朋友,走吧——我们一起回到她的怀抱中,一起重温她的历史,一起感受她的一切,一起期待更好的她!
写在了年里
是我爱的小城
文案
小艺同学
编审
小艺同学
小艺同学啊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angmianzhena.com/lmzzz/101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