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两面针 > 两面针主治 > 正文 > 正文

郑州城市记忆百花里小吃部里那碗热腾腾香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4/1/12 19:29:02

美食家唐鲁孙写到馄饨的时候,说全国各地都叫吃馄饨,唯有当年的北平人爱说来碗馄饨喝。盖因此种馄饨包的时候,一个馄饨只抹上一点儿肉馅吧。

猪骨熬汤,酱油醋紫菜冬菜虾米皮胡椒面辣椒油样样齐全,自己选。

喝罢酒,呼噜呼噜喝上一碗馄饨,北平人笑言,说这叫溜溜缝儿。

“一个馄饨只抹上一点儿肉馅”的这个生动描述,让小编脑海中瞬间开了回历史倒车,回到了年。

因为咱们郑州人也爱说:走!喝碗馄饨去。

河南日报传媒小编的初中是在郑州十九中上的。

十九中位于百花里,这是个颇具诗意的地名。

百花里毗邻郑州市委,它过了中原路往北,名称就改为百花路了。

不是一条直路的百花里,从中原路自北往南在十九中那儿朝北的大门处,向东拐了一个弯儿,继续向南,和伊河路汇集。

走到伊河路西拐过去不远,就是嵩山饭店。

小编小时候第一次吃扒广肚、烧海参、鲤鱼焙面,应该就是和老爸一起,去吃的高档酒席。

那时,物资匮乏期已过,但绝对称不上丰富。

有些国营饭店会把剩菜重新烩制,五分钱不值三分钱地分成份卖给附近的居民。因为内中混有肉菜,还真的有居民去买。

买家羞于说剩菜俩字,背地里都把它叫做“下山虎”。

三年初中,天天中午吃食堂,自然是吃得索然无味。

偶然去百花里和中原路交叉口东南角的百花里小吃部,吃碗热腾腾的馄饨,啃个铺满芝麻的高炉烧饼,简直就是人间美味啦。

馄饨卖一毛二、一两粮票一碗。烧饼的价格忽然之间记忆就模糊了,似乎是六分钱、二两粮票一个吧。

一两粮票,有至少价值五分钱的实际购买力。

小食店的职工,几个人一组低头快速地包馄饨,还真是一个馄饨只抹上一点儿肉馅。一次下出十几碗,交过票的我们,排队等馄饨出锅。

他们把馄饨票收了,随手扔到一个装了半碗水的碗里,那是如何记得下几碗的?应该是估摸个大概数吧。

我有时候还拐到中原路上买饼干吃。紧挨着百花里小吃部大门朝北的,就是市委副食店。

当年初中生的小编,会跑去买个纸包火车头牌香草饼干。沐浴在当年郑州明媚的阳光中,鼻腔中充盈着百花里路边墙头攀爬着的或粉红或鲜红的蔷薇花月季花的淡淡香气。

八七六五四三二,每每吃到一包八块最后一片饼干的时候,心中总会涌上一丝淡淡的惆怅和忧伤。

没!吃!够!

彼时,咱郑州吃馄饨的地方,还有德化街上的老蔡记。

前几年爆破拆除了的商业大厦,在当初还没有修建的时候,它的原址后面也有一家蔡记蒸饺馄饨。

商业大厦后面的那个蔡记,后来搬到了百花路临建设路的路西。

又因为和京都老蔡记传人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关系,而更名为百花蒸饺店。

不过百花蒸饺店家的馄饨皮,擀得讲究。

碱味稍大的馄饨,细腻透亮皮薄馅多,馄饨皮入口有咬劲。小编感觉吧,这么大只的馄饨,可就不能说喝馄饨了,只能说是吃馄饨了。

撰文:张锐

摄影:王少帆

编辑:李涛朱碧波

校对:李延焜

出品:河南日报传媒有限公司

原创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注明出处,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angmianzhena.com/lmzzz/122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两面针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