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是妈妈给宝宝的珍贵礼物。”曾经以为,熬过十月怀胎,熬过生产,两口之家变成三口之家,就是美好未来的开端。现在才发现,生完孩子,才是噩梦的开始。婴幼儿,就是传说中的小魔王。吃了睡,睡了吃,不分昼夜。而它唯一表达自己意愿的方式,就是哭。白天哭,晚上哭。哭得妈妈不能入睡,哭得妈妈夜醒数次。更糟心的是,每个妈妈首先要面对一个大难题,母乳喂养还是奶粉喂养?母乳吧,意味着你得吃的补,吃得好,减肥什么的,只能想想;因为要考虑到母乳的味道,饮食上还有诸多禁忌;更坑爹的是,等到恢复上班,如果领导同事不体谅,想要坚持,那几乎是不可能的。奶粉吧,意味着一大笔的开支,还要时刻担心“毒奶粉”问题。母乳喝不上,总不能喝差奶粉吧,且不说宝宝喜不喜欢喝,就怕营养还不够。而越是好的奶粉,价格越贵,普通家庭负担会很重;......妈妈们到底该怎么选?该怎么做?01为什么专家们要提倡母乳喂养?1、权威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卫生部都建议喂养到两周岁;母乳哺育一般可以持续至2.5-7年2、母乳,给予孩子最好的保护一般孩子6岁时,他的免疫机制才会发展到成人的程度。这意味着6岁之前,孩子的免疫机制都是不完善的。而母乳哺育可以给宝宝提供持续的免疫保护。多项研究表明,持续的母乳哺育和疾病的发生,呈负相关。比如,耳朵感染更少、呼吸道感染更少、肠道感染更少、便秘更少、更少得糖尿病等。母乳哺育的时间越长,孩子越能接受多样化的食物;持续更久的母乳哺育可还以降低孩子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3、母乳,是给孩子人生的第一次加分视力更好、牙齿更整齐、消化能力更好,体型更匀称、皮肤更健康、免疫力更强。研究表明,母乳哺育可以和智力呈正相关;母乳哺育可以增加孩子的认知发展;母乳哺育对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长期积极影响。4、母乳,也是妈妈对自己的负责坚持母乳喂养的妈妈,更放松、抑郁更少,得骨质疏松症、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的几率更低,身材恢复得更快;而母乳喂养还能促进你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母乳vs奶粉——婴幼儿在不同的阶段需要不同的营养。母乳是自适应的,能根据幼儿的需要自动调节;奶粉是模拟母乳的成分制造的。虽然足够好,但仍然差得很远。奶粉广告中常见的DHA之类的,母乳全有,而且还更易吸收;而母乳中的很多成分,奶粉中并没有,比如免疫因子、牛磺酸、乳铁蛋白......实际上,母乳中有很多成分目前尚不明确其用途,但医学上普遍认为没有一种成分是多余的。02为什么母乳喂养如此艰难?1、内部因素在今天,更多的女性走向了独立,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权。而社会也开始接纳多元化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开放。人们的思想也得到解放,开始注重‘自我’。所以,为了个人形象,为了保证工作,为了家庭生活,越来越多的女性放弃/缩短了母乳喂养的时间。2、外部因素5月9日,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国际婴儿食品行动网联合编写的报告,披露了各国保护和促进母乳哺育法律的现状。中国只将少数的写进了立法。这意味着,妈妈们的很多权益无法得到法律的有效保障。妈妈们顺应本能的喂养得不到社会的支持。比如,很多地方的劳动法规显示,孩子满1周岁后,工作单位就可以安排妈妈值夜班等,很不利于母乳喂养。03新时代女性,如何做到鱼与熊掌的兼得?第一步:家庭内部目标要达成一致。两年这个时间,给人的直观感觉过于漫长,需要全家人的配合才能达成。所以,在家庭内部,目标达成一致是第一要务。首先是夫妻之间,然后是和其他家庭成员。第二步:左耳进右耳出的能力。母乳喂养一旦开始,就很容易收到来自外界的各种支招。然而大部分都是只有负面作用,或者是根本不成立的信息。在这些貌似高明的人口中,母乳是个成功的“背锅王”。肠痉挛、便秘、拉肚子、睡不踏实、多哭了两次等等,都可以用母乳不够/母乳不好来解释。一听说,你家要喂到两岁,就立刻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见面打招呼就问,断奶了吗?你要是说,没断。没毛病,人家立马给你介绍一堆断奶经验。第三步:练就妈妈专属的神技能。首先你需要一套背奶的装备。包括:吸奶器(手动电动均可)、储奶瓶(或者袋子)、冰包、冰排。网络图片你需要熟练操作使用它们,同时最好学好纯手挤奶的方法,因为吸奶器可能会突然坏掉。第二,在上班前一两周,开始储备奶水。奶水的保质期是这样的:常温下,3个小时。冷藏室,3天。冷冻室,3-6个月。冰柜,6个月。第三,上班之后开始背奶。按照劳动法规,单位会给你每天1小时的哺乳时间(当然很多单位是做不到的)。所以,作为一个好妈妈and好员工,你可能就得上班时间利用好午休时间来操作了。(如果要加班,晚饭时间同样操作)吸完奶后,有冰箱就放冰箱,没冰箱就放冰包。回家之后就放进冰箱冷藏,第二天给孩子吃。吃不完的冻起来,以备不时之需。第四,万一被安排出差怎么办?一是动用冻奶;二是每天定时吸奶,保证奶量分泌。总之,简单的说,就是背奶、冻奶。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angmianzhena.com/lmzzz/13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