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两面针 > 两面针主治 > 正文 > 正文

与东坡为邻我最想亲近的灵魂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9/2 14:22:38
北京中科医院是骗子 http://www.bdfyy999.com/guanyuzhongke/zhongkejianjie/

各位听友好!我是《与东坡为邻》这本书的作者仇媛媛,从今天起我想陆续跟听友们分享这本书,这一期我们就来聊聊,我是怎么想起与东坡为邻,以及我是怎么与东坡为邻的。

我是从年秋天开始有了与东坡为邻的想法,并准备用两年的时间,到黄州、惠州、儋州,实施一个与东坡为邻的访游和写作计划。那么,我是因何想起与东坡为邻呢?

首先啊,我认为有个小时候效应。我们长大后所作的事,有很多是小时候萌芽所结的果。比如我成年后写的《红楼梦》方面的书《大观园群芳谱》,写的跟古典诗歌有关的文字《媛媛诗说》等,追根溯源,是我读书那会就对《红楼梦》,对唐诗宋词特别感兴趣,《红楼梦》我读过几遍,唐诗宋词也背了不少,这其中就有苏东坡的诗文。这种无功利的阅读,不知不觉就在心里扎下了根,并影响我以后的写作方向,我称之为“小时候效应”。

当然啦,小时候效应还只是起点,最终的成果还要靠后来持续的精研和思考。回顾一下,我写过不少关于苏东坡的文章,有《月下东坡》,有《东坡雪堂的日常与超越》,有《说不完的苏东坡》以及《千年之后,我来寻你》等。每一次写都是向他的灵魂又靠近了一层,而且慢慢的,你觉得苏东坡就是你的亲人。这种情感的递进,最终推动我到黄州、惠州和儋州,去寻访东坡,并很渴望能成为他的邻居。

与东坡为邻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受到了美国作家比尔·波特的影响。比尔波特是汉学家,是中国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仰慕者和研究者,他写了许多探寻中国文化的书。比如像寻找终南山隐士的《空谷幽兰》,像追溯禅宗文化的《禅的行囊》,还有《黄河之旅》《丝绸之路》等。我印象很深的是他那本《寻人不遇》的书,他寻访了36位他所钦佩的中国古代诗人的故址,包括他们的故里、墓地,以及他们生前行走的路线。当时已经69岁的比尔·波特从孔子的故乡曲阜出发,到济南寻访(李清照),往西安寻访(白居易),经成都寻访(杜甫、贾岛),赴湖北寻访(孟浩然)、到湖南寻访(屈原),并一路走到南方,陶醉于陶渊明、谢灵运的山水之中,最后到达浙江天台山诗僧寒山隐居之地。他带着“美国最好的酒”——用玉米酿制的波旁威士忌,向每一位诗人致敬。

他独自旅行,他时而火车,时而汽车,时而打的,时而步行,真所谓辛苦辗转,但是不亦乐乎。

他对中国文化、中国诗人,这份痴迷的情感和一颗虔敬的心,深深打动了我。我也爱中国传统文化和中国古代诗人,但我只在书里跟他们打交道,即便到一些故地也是匆匆一游。我为什么不可以停下来甚至住下来,陪陪这些伟大的心灵呢。于是便最先有了与古代诗人为邻的想法。

我可以到江西九江与陶渊明为邻,到陕西辋川与王维为邻,到湖北襄阳与孟浩然为邻,到成都浣花溪与杜甫为邻,到安徽宣城与李白为邻,到山东青州与李清照为邻,当然还要与苏东坡为邻。

而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我只与东坡为邻了。如果说这有什么特别的原因,那就是东坡本人的魅力。他是公认的中国古代文人中少有的“有趣的人”,也是中国古代文人中少有的会做美食的人,更是中国古代文人中少有的喜欢邻居的人。这一点最重要,你去与王维为邻,与李白为邻,万一人家不理你呢。王维是一个比较喜欢“独乐乐”的人,李白是一个很自我的人,还是东坡最适合为邻,他是生活的东坡,是喜欢热络的东坡。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与东坡为邻呢?

跟一个有趣的人为邻,自然是有趣的事。可是,我到哪儿与东坡为邻呢?苏东坡年1月8日出生于四川眉山市,21岁赴汴京应试,26岁首次到陕西凤翔任职,之后在汴京、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扬州等多个州为官。东坡一生待过的地方,随便数一下也有几十个。到哪儿与东坡为邻,这个我就要选择了。后来,我就选了黄州、惠州、儋州,这是他一生被贬的三个地方,也是东坡最需要邻居的三个时期。这三个阶段是他人生的炼狱,精神遭受打击,生活也格外艰难。

在惠州他吃不起羊肉,又不敢跟地方官员去争食羊肉,因为当时惠州的市场比较萧条,每天只宰杀一只羊。那他怎么办呢,他就嘱咐人家把卖剩的羊骨头卖给他,他回家烤着吃。

到了海南生活更难。那时海南的大米都是从内地海运过去的,遇到风浪阻隔,能好多天不见大米。他说“醉饱萧条半月无”,就是半个月都不知饱和醉是什么了,这肚子好萧条好清苦啊。他还说“食有并日,衣无御冬”,就是说有时两日才能吃一次饭。

更难的是他“出无友”,出门无友可访,也没什么朋友来访他。他在海南的整整三年,渡海过去看他的只有吴子野,还有一个年青人叫王介石。所以我觉得这样的时候东坡最需要邻居,最需要精神陪伴。所以我就特别选了他被贬的这三个地方,与他为邻。

具体如何为邻?我准备到这三个地方各待一段时间,最初决定各待一个月,在东坡住过的地方,找一间屋住下来。比如黄州,可以住在临皋亭或雪堂附近;惠州,可以住在合江楼、嘉祐寺或白鹤新居附近;儋州,可以住在桄榔庵或载酒堂附近。每天看他看的景,走他走的路,感觉他的感觉,向一个有趣的灵魂靠近。

可现实让我把为邻的时间缩短了。我是农历12月17日去的海南,准备年初十以后返回,后来架不住年和家人的召唤,在春节的头一天,我回到了家里。前后一算为邻14天。后来黄州、惠州也就都在十二三天。

既然是为邻,那么我自己的生活是怎么解决的呢?

我想自己做饭,解决一日三餐。我到超市买了一个迷你多功能蒸煮锅,可以煮面条、饺子,可以蒸饭,蒸鸡蛋,一日三餐,都可以交给它搞定。我想,既然是与东坡为邻,就要有点居家过日子的样子,而做饭是最像过日子的。如果一日三餐,到街上这里吃一餐,那里吃一顿,就会给东坡一种感觉:这个人怎么像是到处蹭饭的。东坡是生活的东坡,是种菜做饭的东坡,你在寻求生活乐趣的时候,也就离东坡近了。

去这三个地方时间上也有讲究。黄州最好在秋冬去,因为两篇《赤壁赋》,一篇写的是秋天,一篇写的是冬天。“壬戌之秋,七月既望”,既望是农历每月16日,七月既望就是7月16,其实已经到中秋了;《后赤壁赋》写于三个月之后,也就是农历十月中旬,都已经立冬了。惠州最好在初夏去,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杨梅次第新,日啖荔支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是东坡在岭南写得最有名的一首诗,东坡也最喜欢荔枝成熟的这个季节;而海南自然是冬天去比较好,苏东坡很多诗文写的都是海南的冬天,而且这个季节也是内地人公认的最舒服的季节。

可实际上我只能在寒暑假去。寒假去了儋州,暑假去了黄州和惠州。

在出行这块,我本来只打算一个人去,我对我们国家的治安很有信心。一个人的好处就是你能全心全意地靠近东坡,而且也不用麻烦别人陪同。到儋州是我一个人去的,感觉很好。不好的就是家里人担心,另外除了天天走东坡走的大路,小路我不太敢深入。

所以去黄州我就找了我的同学闺蜜陪伴,苏东坡在黄州跑的地方很多,有个伴就方便多了,胆子也大多了。不然很多地方,我一个人没法完成寻访。到惠州是我妹妹陪我去的。苏东坡喜欢变化,我也喜欢变化着来。

我们在一个地方寻访,很少打的。三公里以内步行,市内可以乘公交,市外可以坐班车。自己找,自己问,反而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发现。

怎么让自己跟千年前呼应?我觉得主要靠行走。沿东坡诗文中的足迹行走,跟着他去岐亭,去兰溪,去沙湖,去白水山,去罗浮山,去儋州中和镇。日常生活中,他也有常走的路,黄州的黄泥坂、惠州的江郊、儋州桄榔庵至载酒堂一段。

只有行走,才能把诗意走通,把感觉走通。

好了。这一期就分享到这。与东坡为邻,真的很幸福。

敬请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liangmianzhena.com/lmzzz/98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两面针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