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与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卫健委、湖南省湘潭市自年分别签署合作框架协议以来,双方在干部交流、教育合作、医疗卫生、文化产业等方面深入合作,取得了明显成效。5月10日至11日,朝阳区委书记王灏率朝阳区党政代表团赴湖南省长沙市围绕智能制造业、科技文化创新产业、城市更新、夜间经济、网红经济等主题进行考察,并召开湖南长沙·北京朝阳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谱写跨区域合作新篇章。长沙市领导吴桂英、郑建新、谢卫东、文树勋、钟钢、夏建平、谭小平、陈刚、张宏益、沈裕谋、朱东铁、李蔚、邱继兴、刘拥兵,朝阳区领导陈宏志、陈涛、迟行刚、崔小浩、李国红、杨建海参加相关活动。
长沙是发展强劲的智造之城,智能制造试点企业突破家,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群获批国家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代表团先后深入楚微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长沙景嘉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盐津铺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切身感受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效。“十三五”期间,长沙创新核心指标快速提升,多措并举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代表团分别来到中南大学科技园(研发)总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湖南省广电5G高新视频重点实验室,深入了解校企合作新模式和数字视频创新,体验全国首条开放道路智慧交通示范线。网红城市造就火爆夜经济,超级文和友、五一路、太平街等网红打卡点已成为长沙夜经济的名片。代表团察看了超级文和友,了解夜间经济发展情况。有机更新留住城市记忆,在后湖国际艺术园、白果园历史文化街区、李自健美术馆和谢子龙影像艺术馆,代表团边走边看,体验城市更新与产业协同融合为区域发展带来的新活力。长沙是一座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考察中,代表团还专程来到新民学会旧址、中国共产党长沙历史馆,接受红色洗礼,汲取走好新时代长征路的奋进力量。王灏在考察时强调,朝阳区将认真学习借鉴“网红”长沙文旅消费的成功经验,利用国际化资源和特色,升级商业消费新场景,建设具有区域标识度、多业态融合发展的夜经济品牌,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要加强两地合作,积极探索“科技+”融合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在医疗卫生、教育、文创产业等方面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11日上午,湖南长沙·北京朝阳两地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召开,双方围绕深化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湖南省委常委、长沙市委书记吴桂英代表长沙市四套班子对朝阳区党政代表团一行表示欢迎。她表示,近年来,朝阳区主动承担服务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的重大使命,各项事业干出了新业绩、展示了新风貌、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新跨越。当前,长沙正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抢抓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等战略机遇,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努力当好实施“三高四新”战略领头雁、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示范区。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的新起点,长沙迎来了新的发展黄金期。这次朝阳区党政代表团来长沙考察,标志着两地在加强交流合作上迈出了新步伐。希望两地凝聚合作共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努力在更高层次、更广领域、更高水平上加强交流合作、结出丰硕成果、促进互利共赢。推动务实合作,着力在产业发展、创新开放、社会治理、民生保障等方面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让两地人民共享合作发展成果。搭建合作机制,进一步凝聚合作力量,共创合作方式,共享发展经验、对标先进理念、学习优良作风,推动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合作新局面,共同谱写跨区域合作新篇章。
王灏代表朝阳区四套班子感谢长沙长期以来对朝阳区工作的支持与帮助。他表示,长沙市、朝阳区两地的发展思路有很强关联性和互补性,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希望两地在产业互补上扬优势,进一步加强生物医药、新能源、先进储能材料、自贸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等领域深度合作。在民生互惠上出真招,加强双方在公共卫生领域交流,加大教师培训合作力度,推动两地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深化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方面的交流合作,增进垃圾“全链条”处置体系建设经验分享,共同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在文旅互促上见实效,充分发挥两地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的优势,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推进政策互惠、信息互通、线路互推、客源互送。在人才互动上聚合力,鼓励两地优势医疗资源有效流动,促进两地学校、师生间交流学习,将“凤凰计划”与长沙“五大人才工程”有机衔接,推进两地人才互荐共培,促进两地人才工作共同提高。
长沙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建新表示,长沙将学习朝阳、携手朝阳,充分学习借鉴朝阳区在改革开放、文化创意、城市治理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深化对接合作,走出一条优势互补、共赢发展的新路子。
座谈会上,两地还签署了《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并围绕组织工作、文化和旅游、优化营商环境、教育、科技、医疗健康保障、司法行政、人社服务、商务经济、城市管理、金融政务服务“跨省通办”等签署了12个专项合作协议。
文字:崔杨
摄影:王嘉樾
编审:汪春松
转载请注明
违者必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