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都市快报等
今晚《新闻1+1》,
白岩松连线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
提出了几个网友关心的问题:
1、春节假期延长三天,够吗?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当然是延长得越长越好,但我们也要平衡,人们还要生活工作,应急物资还要生产运输。既要有利于疫情的阻断,又要减少对社会运行、人们生活的影响,需要作出平衡把握。
2、未来疫情是否还存在爆发期?按目前形势估计,何时能得到基本控制?一个礼拜够吗?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表示,现在预测疫情流行的趋势确实有很大难度,他相信随着各项措施逐项的有力落实,疫情会得到有效遏制。同时他表示,可能不能做一个礼拜这么乐观的预期。要继续加大防控措施的力度,积极在高发疫情地区加强病人的收治、诊断、治疗,在其他地区加强对病例的及时发现,及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有力有效的追踪和医学观察。
3、返回工作地是否要自我隔离14天?节后返回各地的人们如何防范感染新冠肺炎?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指出,“我们正在制定、更新各种公众临时预防指南,目前已经发了一套针对不同人群、不同情形、不同机构设施的个人预防指导意见。”他表示,从湖北返回工作地点的,可能需要在家进行自我隔离十四天,“这是必要的”。“在其他并没有形成明显社区传播地区,做好个人自我防护就行了。比如到单位上班戴个口罩,勤测体温,有问题及时就医。”
4、这两天为什么孩子确诊病例增多?是不是病毒变了?
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每个人对新型冠状病毒都易感,现在不同年龄组都有发病,证明所有年龄组的人都易感。冯子健同时提到,近期出现了孩子确诊的病例,但“症状似乎比成人轻”。
疫情面前,如何保护好孩子?近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多地出现低龄婴幼儿感染的确诊病例!全国首现9个月大感染病例
据北京市卫健委通报,26日18时至21时,北京市新增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记者注意到,其中一名9个月大女婴赫然在列。通报显示,该女婴1月25日发病、26日就诊,此前有湖北接触史。26日21时至27日9时,北京市新增4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其中包括一名4岁女童。
根据官方通报,此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中,已出现部分低龄儿童。广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仅两岁
25日凌晨1时,广西卫健委发布通报,河池市新增2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患者钟某,女,2岁,武汉市人,常住武汉,年1月21日从武汉飞往南宁后乘坐汽车到金城江,1月22日下午4时出现发热,打喷嚏。于23日凌晨1医院就诊,予以住院隔离治疗,目前病情稳定。陕西出现一名9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
陕西卫健委通报,25日14时,陕西新增10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患者4,男,46岁,武汉市人;患者5,女,45岁,武汉市人;患者6,女,9岁,武汉市人,系患者4、患者5的女儿。根据通报,9岁患者随父母1月20日驾车到铜川市王益区探亲,21日出现症状,自行服药无医院北院就诊。25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目医院隔离治疗,病情平稳。曾光回应:原则上所有人都易感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曾光回应北京2例婴幼儿病例:原则上所有人都是易感的,不能排除疫情下沉到青少年的可能,居家少出门是对儿童青少年的有效防护。
此前网络上曾有“儿童和年轻人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不易感”的说法。实际上,易感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即拥有这种易感基因类型的个体,要比普通人更容易患某类疾病。易感性并不是精确的概念,只是根据统计数据做出的归类。比如在已发现的病患人群中,很多人是由40岁以上的人群组成,那么可以定义40岁以上的人群为易感人群。不易感同样也是个相对概念,意味着,相比普通人,不容易患这类疾病。说儿童不易感,实际上是所有患者统计数据中,儿童的比例比较低而已。但所有人群遇到病毒时,都有被感染的可能,这个结论是肯定的。随着多地出现低龄儿童确诊的病例,家长们要更加高度重视儿童的感染性问题。面对汹涌而至的疫情,任何人都不要心存侥幸,而要高度重视防护措施,包括最基本的正确戴口罩、好好洗手和减少出行等。领导说了
您点一个
小编工资涨5毛
小编:六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